第二轮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福建、甘肃、青海、海南、重庆五省份,首轮督察问题整改情况成督察重点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青海湖保护存薄弱环节
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青海省现场检查餐饮宾馆等污水直排情况。生态环境部供图
5月8日起,第二轮首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正式开始反馈督察情况。这意味着,一周内,本次督察的6省份和首次纳入的两个央企存在的突出问题将陆续公布。
截至昨日,第二轮首批督察已陆续反馈福建、甘肃、青海、海南、重庆五省份,还有上海以及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反馈。梳理发现,本次督察反馈中,重点督察各地是否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首轮督察问题是否整改到位等问题,通报措辞依旧严厉。
详细通报首轮督察整改不到位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本轮督察把第一轮督察指出的问题整改情况作为督察的重点,在问题通报时,首轮督察整改情况单独列出,并详细通报各地首轮督察整改不到位的问题。
督察组指出,海南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共56项,其中2019年6月底前应完成25项,经核实有6项未完成;应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的31项,有18项未达到序时进度。
重庆市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年底前完成小水电生态基流问题整改。但督察发现,巴南区在制定整改方案时只字不提小水电生态基流整改工作,其境内五步河和一品河29座小水电站,仅4座建成生态基流泄放设施,部分河段减水甚至断流问题依然突出。为应付督察,巴南区水利局甚至编造虚假文件。
青海省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的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作推进缓慢,应于2018年底完成的47项整改任务,督察时有12项未完成;玉树州大场金矿综合整治工作滞后,督察时仍有3万吨含氰化物危废露天堆存,对周边环境造成威胁。
甘肃陇南市及康县两级党委政府对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整改要求不以为然,把督察反馈前就已开展的现状调查和一般性执法检查作为落实整改工作内容,且在2座水电站,1个探矿项目整改任务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申请整改销号。
针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措辞严厉
此前,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通报案例时,督察组多次使用“督察现场令人震惊”“真相变本加厉”等措辞,语气严厉程度前所未有。
此次督察反馈中,针对部分省份存在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督察组措辞依旧严厉。
例如,在通报福建漳州市漳浦县石材矿山非法开采问题时,督察组指出,为应对督察,当地甚至临时将盆栽苗木摆放在应开展生态恢复的场地,把草皮直接铺设在混凝土地面上,“明目张胆弄虚作假。”
督察组指出,甘肃酒泉市金塔县没有深刻汲取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教训,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内4家企业长期违法生产,督察组点名当地党委政府态度不坚决,甚至得过且过,加之司法行政衔接不力,导致问题久拖不决,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通报海南违法抽取海砂围海造地时,督察组直指当地“顶风而上”,肆无忌惮地大面积填埋红树林。澄迈县不从加强红树林保护上下功夫,却在撤销自然保护区、减少自然保护区面积上花力气,为项目开发“量身打造”方案。
■ 案例
【青海】
垃圾填埋场进了三江源
督察指出,青海一些地方和部门法治意识淡薄。果洛州玛沁县格曲河防洪治理工程以疏浚河道之名行非法采砂之实,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此熟视无睹;玛沁县林草局建设苗圃基地时不仅违法侵占格曲河道,还侵占牧民草场,群众反映强烈。达日县吉迈镇满恰沟采砂场擅自占用天然草场110余亩,违法侵占吉迈河道,生态破坏严重,环境影响突出。黄南州泽库县擅自将麦秀镇垃圾填埋场选址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环境隐患突出。
青海省有关部门对保护青海湖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工作中仍有薄弱环节。环湖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湖北岸刚察县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县政府驻地沙柳河镇21.4%的区域为污水管网空白区,污水通过沙柳河排入青海湖。督察时,环湖南岸共和县应于2019年9月前完成的3座污水处理厂和4座乡镇垃圾填埋场尚未开工建设;黑马河镇污水处理厂支管网建设推进不力,在污水处理厂和污水主管道建成后,仍由罐车拉运污水进行调试。